最近发生的关于薛之谦的那些事,让我想起了薛之谦的第四章专辑《几个薛之谦》。
前几天薛高在微博上公布消息宣布复合的时候,我差点忍不住就要甩出一篇文章,(没错,很多公众号都这样干了)。可是我硬生生地忍住了这种冲动。
(其实是前几天工作比较忙)
现在看来,没发还是对的,不然我现在就要急于推翻之前的结论了。
其实我们不应该以人格来作为衡量一个艺人艺术价值的标准。历史上有太多艺术造诣很高但是品格并不高尚的艺术家。
(如下图)
(要是你都能认出来,算我输)
但是在当今社会,当一个人成为了公众人物,成为了媒体镜头和群众目光的聚焦点,他就背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社会、至少是对自己的粉丝群造成或正或负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该以人格来作为衡量一个艺人的艺术价值,但是我们可以用人格来衡量一个艺人的社会价值。
很多人在为自己的偶像解释时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XX也是人啊,难道他就非要做圣人?难道他就不能够有犯错误的时候?”
的确,所谓“艺人”,他首先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其实才是明星,我们不应该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苛责他,但是作为公众注目的焦点,我们有权利要求他背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当然,艺人的私生活都暴露在了媒体下,从而牺牲了个人的隐私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但是一个艺人在拥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就有理由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模范责任。
不过我也得说,有时候,翻旧账挺没意思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向前走,可这样是不是就等于在说,一个人在他知名度不够大、社会影响力不够高的时候,他就有权利以比现在低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有理由要求艺人对责任进行承担,但没有权利利用网络暴力来进行道德捆绑。
不过,所谓“旧账”在一定限度内还是有作用的,至少可以把一个公众人物形象进行今昔对比,从而有机会巩固或者打破某个艺人在公众视野中的“既定人设”。
但话说回来,所谓“人设”也不完全是艺人本身的问题,这个锅,经纪公司绝对有责任一起承担。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我们从何确定所谓翻出的“旧账”就一定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在L列举出薛之谦的所有“罪状”中,可信度相对最高的无疑是在事件发酵第二天爆出的“泰国照片事件”。
而薛之谦避重就轻的回应确实为这件事增加了一定的可信度。
虽然我不是者,但是我不得不说,李雨桐爆料卡的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准,足以让薛之谦措手不及。
网络觉悟高的网友都应该知道: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网络爆料的信息,很大一部分,是永远都没有办法确认其真实性的。伴随着热度的下降,键盘侠站队互撕的热情也会逐渐冷却下去,然后关注点被下一段爆料、下一段狗血剧情所取代。最后成就了一个个热度已经冷却却依旧悬而未决的悬案,却已无人问津。所以微博上有人说:是李晨救了薛之谦。
诸位看官请放心,就算不杀出李晨,也会有其他人“仗义出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猎奇的心。娱乐没有圈,但是娱乐圈比小说更加精彩。
记得那天早晨醒来,看到朋友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薛之谦与高磊鑫复合的图片和消息,那一刻,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心头,灿烂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射了进来,那一刻薛之谦与高磊鑫携手经历的一幕幕似乎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1000万的无奈分手,歌里词里总是藏着的那个人的影子,演唱会上《安河桥》的动人演唱,只差一点感动的泪水便涌上眼眶,然后马上就改了自己的qq个签: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翻开朋友圈也发现全都是满满的感动和祝福。仿佛在那一个瞬间,。
但是几天后,大家的态度都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后续还会不会发生逆转,还是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冷却下去,我只是想说:我们都还是太年轻了,已经看过了娱乐圈里那么多撕破人设伪装后赤裸暴露的面目。我们还是那么轻易地容易相信别人,愿意相信心中的美好,相信人性深处出淤泥而不染的单纯和善良。
在知乎上有篇文章对薛之谦的些许的人格分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无法像他一样掌握那么多有关薛之谦的信息和资料。也无法确认他列举推断出的每一条特征都合情合理。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如果你问我,到底有几个薛之谦,我会让你算一算,余生到底还有多少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自己。
余生还有多少天,就会有多少个薛之谦。